一、美国派出最精锐的101空降师,能否占领整个中国?
只有你这样的人才,才会提出这样“深度”、而又无知的问题,就是在有10倍的101空降师也不可能把中国占领。中国男儿会让他们飞着过来,漂着回去。
二、科技无国界?大疆被美国制裁,国产厂商声援帮助
DJI 大疆创新致力于持续推动人类进步,自 2006 年成立以来,在无人机、手持影像、机器人教育及更多前沿创新领域不断革新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DJI 大疆创新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开拓空间智能时代,让科技之美超越想象。
公司简介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成立于 2006 年。自成立以来,大疆从无人机系统拓展至多元化产品体系,在无人机、手持影像系统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品牌,以一流的技术产品重新定义“中国智造”内涵。大疆总部位于深圳,在全球多地设有办公室,业务遍及 100 多个国家与地区。作为空间智能时代的引领者,我们以人为先,以科技为驱动,携手广大合作伙伴为社会提供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文化理念大疆致力于成为持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技公司。我们以“让生命更丰腴”为使命,致力于将科技与文明的力量和每个人的生命紧密相连。大疆倡导“秉持公心、反思自省、求真品诚、激极尽志、积极正向、知行合一”的价值观,鼓励每一个人在做事的过程中探索自我、磨砺自我、收获成长。大疆将持续创造更好的高科技产品,不断培养和成就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打造实现梦想、超越自我的精神家园,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社会贡献为世界带来全新视角大疆打造了划时代的航拍无人机系统及手持影像系统,开启全球“天地一体”的影像新时代,为用户带来更丰腴的飞行与影像体验。
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疆为用户带来创新、可靠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迅速进入影视传媒、能源巡检、遥感测绘、农业服务和基建工程等多个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工具,助力行业发展,让更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惠及更多人。同时,我们致力于成为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地震、火灾、爆炸和突发疫情等场景中提供强有力支持,为保护每一个生命、守护人类文明贡献力量。培养社会的科技创新力量大疆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科研人才。我们发起并承办 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通过赛事吸纳与培养具有工程思维的综合素质人才,让更多成长起来的“机甲大师”成为各行业的中流砥柱,持续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力量。
三、全球最牛战斗机有哪些?
P51野马:P-51野马是二战期间盟军最出色的全能活塞动力战斗机之一,也是盟军空中优势的象征。它共击落了4,950架敌机,占美国陆军航空军在欧洲上空击落总数的48.9%,并击毁了4,131个地面目标。此外,它还击落了超过230枚V-1飞弹,甚至击败了德国空军最精锐的喷气式战斗机。美国共生产了15,575架野马,仅次于P-47雷电。澳大利亚按许可证生产了100架。由于生产数量庞大且设计卓越,野马在战后的一些国家一直服役到1980年代,并且至今仍有一些能飞的野马在民间。
NO.9 米格15:米格-15是由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设计的喷气式战斗机,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代喷气战斗机的代表之一。米格-15是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于1946年开始设计,1947年6月首次试飞。尽管第一架原型机制作粗陋,第一次着陆就机毁人亡,但第二架原型机经过重新设计后,于12月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1948年6月投入生产,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米格-15各型飞机的总生产数量超过了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它还被大量提供给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并成为朝鲜战争中国民党和朝鲜方面的主力战斗机。米格-15是米格设计局扬名立万的标志性机型。
NO.8 米格21:米格-21战斗机(MIG-21)是前苏联于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轻型超音速战机,采用单座单发设计。该型战斗机的原型机于1955年首次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是二战后全球生产最多的一种飞机,目前仍有四大洲的近50个国家空军在使用米格-21战斗机。米格-21战斗机共生产了四代,有大约20种不同的型号。这种战斗机的翼展7.15米、机长15.4米、机高4.13米,实用升限为19500米,作战半径270公里,属于战术动作灵活轻巧,爬升速度较快的战斗机。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2000架正在服役的米格-21战斗机。
NO.7 幻影2000:幻影2000”(Mirage2000)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Dassault Aviation)研制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截击和制空,也可执行对地攻击或战术侦察等任务。该机于70年代中开始研制,第一架原型机于1978年3月首次试飞,生产型飞机于1983年开始交付部队使用。幻影2000采用了无尾三角翼的气动布局,并应用了电传操纵、放宽静稳固度、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以及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先进的电子设备,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
NO.6 F16:F-16是美军主力轻型战斗机。该型战斗机于1972年1月首次试飞,美国空军正式提出“轻型战斗机”研制计划,目的是验证在战斗机上采用新技术,并没打算真的搞一个投产型号。四个月后,从五家参加投标的公司中选定通用动力公司的401和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两个方案,并签订合同要求两家公司各制造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竞争。通用动力公司的401方案军用编号为YF16;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军用编号为YF17。原型机制成后,经过一年时间的竞争试飞。1974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从中选择一种继续发展,使之成为实用的轻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F15搭配使用,以弥补由于后者繁琐昂贵而造成的购置数量不足。这一决定是美国空军原本没有预料到的,因此F16的出现可以说是有些偶然因素。1975年1月,美国空军宣布通用动力公司的YF16中选,这就是F16战斗机的由来。而YF17虽然败阵,但是在后来的海军“高低配置”选择中,却又击败了F16,成为了后来的F/A18战斗机(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海军认为单发动机的F16安全性不够,不足以应付严厉的航母起降要求)。第一架YF16原型机于1973年12月出厂,1974年2月首次试飞。F16生产型于1976年12月首飞,1978年底开始交付部队使用。现已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国外用户包括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以色列、埃及、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南韩、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而中国台湾省也有订购。
NO.5 阵风:阵风”超音速舰载战斗机是法国达索公司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1985年12月14日,“阵风”A飞机顺利出厂,1986年7月首次试飞,装备法国斯奈克马公司的M88-2型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提高到75千牛(带加力)。重新改装后的“阵风”A战斗机依然采用双三角翼加近耦鸭式布局,但总体重量和尺寸都比实验型略有缩小。飞机空重约11吨,机身仍采用习惯的半硬壳式结构,机上的主要武器装备有:一门装在右侧发动机侧面的30毫米德发544机炮,14个外挂架为机身下4个、翼下6个、翼尖2个、进气道下2个。该机执行截击任务时,可挂“米卡”中距拦截空对空导弹和“魔术”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挂“米卡”空对空导弹和常规弹。根据法国空、海军的不同需要,“阵风”A主要有空军的D型和海军舰载型M型。海军M型的最明显的改进是加强了主起落架,使之能随着舰时所需的6米/秒的下沉速度,前起落架作了修改,使之能适应牵引弹射载荷和引弹射机构,在机身尾部加装了着舰尾钩,机体结构也作了相应的加强和修改。
NO.4 苏27:1977年5月20日,一架代表当时世界最先进军用飞机技术的苏制新型战机拔地而起,成功完成首次飞行。这架飞机是由著名的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苏-27重型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在世界各种航展频繁亮相的同时,也使当时的前苏联引以为荣,因为从1969年开始研制到实现首飞,终于实现赶超西方国家先进战机的目标。1996年4月2日,苏-27系列最先进机型苏-37原型机成功首飞,具有世界上性能最佳的超机动能力,作战性能惊人。苏霍伊设计局不断推出性能优异的新机型,始终使苏-2